政治
第一轮:先理清楚毛概课本的脉络。章与章之间的关系、节与节之间的关系,做到心里有数,这点非常重要,是接下来学好毛概的关键。
第二轮:每一章跟着录制网课进行详细的学习,老师真的讲的特别细,有条件可以多反复看看视频,看完一章拿出相应的选择题进行巩固,错题一定要弄懂。看完老师的课之后,一定会觉得毛概很清晰了,并且把答案的页数写在对应题目的后面,方便以后的复习。可以归纳总结易错点、混淆点。
第三轮:开始复盘,背诵重点,毛概课本可以经常翻看。背书可以在早上早读的时候,尤其是晚上睡前背书,你会发现第二天还是能记得不少。一定要反反复复背诵,因为记忆都是背了又忘,忘了又背的过程。当你背完一轮的时候,就可以拿出真题来实操啦。
第四轮:继续背诵,并且要拿出之前错题巩固一遍,还有打印出来前一年的时事有空就多看看。另外,自己总结重点答题进行背诵,着重看大题,尽量背诵吧。
英语
1、背单词,如果基础不好,千万千万一定要坚持背单词!
2、刷真题,刷两遍语法先,然后整体错题。搞懂错的语法点。去做该语法的专项训练。固定搭配是最头疼的,但是我只能靠死记硬背多刷题了,时间仓促。积累多的姐妹就很舒服了。
3、阅读,最好是能坚持一天刷2篇。没有资料可以用高考阅读来刷。
4、写作,公英模板千千万,没有词汇也白搭,背单词吧宝们,单词够了的宝后面只需要了解大致的作文体裁的框架就够了。记住,字迹一定要好看,能衡水体最好!
5、完型,前面的题型搞得定,完型也不是大问题。
经济学
可以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,再机缘巧合找到相对应的视频学习,基本很快就学会了。官方的教材比较一般,啰嗦废话又多。
另一种方式,就是去报某机构的课程,根据重点笔记背诵+刷题+理解内容,考到的分数还不错,有70多分。
高等数学
尽量把高数放在最后去复习,最好倒数几个月时间开始复习,用一两个月过完高数,最后一个月去刷题,保持每天一套题,真题放在最后刷。
可以看网课视频,讲得不错,也比较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。
还有搜索一些真题的讲解可以看。备考时真的要看考试大纲,了解考试范围。
民法
资料:官方指定教材、重点笔记、历年真题、教辅习题、网课
有充足的时间,建议看看网课视频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。但想节约时间,可以直接用网上整理好的重点笔记进行背诵。
真题非常重要,考试选择题时很大可能反反复复出同一个考点。太冷门的知识点,不用花太多的时间,一般考的都是基础知识点。
一般答题模式:是或否+法条含义+结合案例分析,民法的题量不会很大,有一小部分知识点不懂也正常,毕竟教材一千多页,不可能每一个知识点都背到位。
教育理论
教育理论资料:重点笔记、思维导图、官方教材(23年已更换教材,需注意)
先把全书过了一遍,发现这本教育理论和之前的当代教育学的框架是不一样的,之前的当代教育学,整本书的脉络是很清晰的,是主要围绕理论方面去展开。
但是现在的这一本教育理论,除了讲理论方面的知识,还涉及到很多课程论知识以及一些做法上面的问题,它一章的知识量可能就是之前教育理论两三章的内容。
因为它涉及的知识内容多,所以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先做每一章的知识框架图,要把知识理顺之后,再去进行背诵。
有整理好的重点笔记笔记是最好的,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知识点分别分布在哪一个地方,因为考试的时候有些地方会考的特别细的,比如今年就是考了两道,大家根本就没想到可以作为主观题的题目。
大学语文
大学语文资料:官方教材、历年真题、重点笔记、教辅书、模拟卷
首先,研究真题,了解题型及考点,做到自己复习有方向。
其次,划重点。大学语文考的真的很细节,所以前期真的要看完每一篇文章,并且红笔画出来重要考点。
第一部分:作者简介(这部分一定要记,考选择题,尤其是作者的作品,很多且容易混淆,有空多翻一下就有印象啦)
第二部分:作品注释(一般记单个字的解释,甚至还有更细的考法,不过记就对了)第三部分:作品评析,(这部分选择题常考,重点的记得画出来,尤其是某位名人对作品的评价,真题就考过)
然后,就是开始复习了。
必备篇目趁早背熟,(可考古文翻译、名句默写与字词解释)这个板块没有捷径,背得住就是你的。语文古文真的又长又难,一定要反反复复多读多背!并且要记一些重要词的翻译和名句的翻译。
关于现代文阅读,首先可以先研究一下历年真题,发现常考题型不外乎那几种(语言特点解析、艺术手法解析等),关于这部分可以网上找一些高考语文的视频看看,再结合真题归纳自己的答题思路。
关于古诗文阅读,这部分挺难的,类似于高考的古诗文鉴赏 (大多是表现手法、赏析句子、思想感情),自己多做做真题,总结答题规律就好。作文的话,平时注意关注时事热点,多积累素材,文体推荐议论文 ,可参考高考议论文(可模仿高分作文自己每个月写一两篇)。
在后半阶段尤其重要,课本乱序复习,该背的该记的过一遍,拿真题做一下,还有各大公众号都会发模拟题,每周可以一套,可以练练题感。
生理学
生理学资料:官方指定教材、网课视频、教辅书籍、重点笔记、习题。
教材固然重要,但是字多知识点繁杂,我这边是报了一个网课视频,比较难的血液循环和肾排泄两大章节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,不用自己摸索那么久哈。
在今年改革过后,网上有出相关的教辅书籍,可以去网上购买,里面的知识点总结以及习题巩固相信能起到辅助作用。
管理学
资料:管理学课本、重点笔记、选择题必刷1000题、大题总结资料、10年真题
前期我是用重点笔记和课本将管理学的要考的内容理解一遍,然后自己画一个思维导图,整理一下重点内容。接着就是做每章节的选择题,分析错题再去回顾对应的知识点,前期要保证选择题的正确率。
后期就开始背大题,名词解释,简答题,论述题,背诵的时候要理解去背,千万不要死记硬背,我是用关键词背诵法的,反复去背去默写。刚开始背是背完就忘了,只要重复背4到5遍,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都已经记在脑子里了。
艺术概论
资料:彭吉象的《艺术学概论》(第5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),考试大纲,视频或网课看、重点笔记
120分钟考试时间,满分100分,有选择、填空、辨析、简答、论述五大题型。
要提醒大家的是,很多选择和填空题都考得特别细,备考的时候一定得细心。而且,很多时候所考的艺术作品书里只是提了一下,并没有过多介绍,所以也不能只看书而已,一定要去找这些艺术作品来看,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戏剧、电影等,教材里提到的,大纲里列出的,都最好找来看看。
第一遍通读教材不要拉得过长,可以给自己定个任务,每天看50页,10天内看完。不要求记住多少东西,有个整体框架,大概感觉就行了。
第二遍就要仔细看,慢慢看,把可能会考的点都画出来,做笔记。如果没有时间,可以用网上整理好的重点笔记复习。
第三遍看教材的时候要有提炼的意识,整理一下前面做的笔记。这个时候可以找出往年的真题做一下,感受考试的感觉、容易出题的点,利用这些真题的提示,做到重点心中有数。
第四遍看书,要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出击。什么意思呢,你可以向自己提问,当成正式考试一样作答,实在想不起来再去翻教材。来回这样操作,容易出错的点都记在笔记上。当然,有学伴的话更好,可以互相提问。
这个过程中,要重点训练论述题的答题方法,规定自己三天到七天写一篇小作文,要做到文章结构分明,观点清晰,论述有依据,举例恰当,干净整洁,行文通顺,没有错别字等等,这些不是容易做到的,得练。
在线留言领取最新考纲真题、官方教材5G资料包!
以上就是对于【离24年广东专插本还有348天!对于各科专业究竟要怎么复习呢】方面的内容,更多【离24年广东专插本还有348天!对于各科专业究竟要怎么复习呢】相关资讯,请继续关注广东专插本备考网(www.haixuelingke.com),需要获取广东专插本历年真题、复习资料、各科目的考试教材的同学,可以在线留言给老师!